伊JE网 » 宝贝成长 » 宝宝疾病 » 其他疾病 » 小儿先心病的类型与原因
小儿先心病的类型与原因
    据统计,我国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按全国13亿人口计算,大约有1千多万人患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危险很大,不可小视。因此,从婴幼儿时期开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陈女士在结婚十年后,好不容易生了个漂亮的女儿,满心欢喜,沉浸于喜悦当中,没过几天突然接到医院的电话,心脏超声波筛查发现宝宝有“室间隔缺损”。陈女士刚听到这个消息时无法接受,十分震惊!什么是室间隔缺损、为什么产前检查没有发现、该怎么办呢?

      常见的4种类型



      人的心脏分四个腔,上面的两个腔是心房,靠左侧的是左心房,靠右侧的是右心房。下面的两个腔是心室,靠左侧的是左心室,靠右侧的是右心室。

      正常的心脏左、右两个心房之间有一隔膜隔开,互不相通,这个隔膜叫房间隔。两个心室之间也有一隔膜隔开,也是互不相通,这个隔膜叫室间隔。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宝宝,出生时心脏结构就异常,较常见的有以下四种类型:

      室间隔缺损:即心脏的左、右心室相通,血液不能被室间隔隔开。这种病的患儿常有呼吸困难、气喘、乏力、紫绀、抵抗力低下、易患感冒和肺炎等。

      房间隔缺损:即左右心房相通,血液不能被房间隔隔开。轻者常无明显表现,重者可有疲劳、气短及紫绀等。

      动脉导管未闭:胎儿时期,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有一条导管相通。出生以后,这条导管逐渐闭锁。如果出生一年后仍不闭锁,即为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可有发育迟缓、心慌、气短、紫绀等表现。

      法洛氏四联症:亦是小儿先天性心脏的一种类型,指肺动脉狭窄、主动脉右跨、室间隔缺损、右心室肥大四种畸形同时存在,患儿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紫绀等。

      发生原因不明

      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大致分内因和外因两大类,内因即遗传因素,如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畸变,外因中较重要的因素为室内病毒感染如风疹、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在怀孕最初的3个月是影响心脏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容易罹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危险时期。

      有些准妈妈在孕初期没有察觉到已经怀孕,服用了一些药物和接受了X光的照射,这样胎儿都可能因此而罹患先天性心脏病,几率大概在30%左右。高龄产妇也是造成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一个危险因子,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生出唐氏征婴儿的比例较高,这些婴儿有25%的几率会患上先天性心脏病。

      其实,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的先天性心脏病还算是少数,还有约90%的患病原因不是十分明了,与许多因素均有关系,属多发性原因,如环境因素,在高原地区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病率就较高,这说明高原环境可能是发病因素之一。

      TIPS:预防从孕期开始



      正如前面所说,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多是多发性的,所以预防就显得格外重要,在现在大多数病因尚不明了的情况下,预防工作更是要及早开始,力求细致。有专家研究指出,先天性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们自我保健意识不够,所以,预防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应从孕前及孕期开始。

      孕前保健很重要,想要宝宝的夫妇应该实施严格的预防措施:孕前合理膳食、禁烟限酒,远离有毒有害物质,适量补充叶酸;女性应在妊娠前适当增加营养,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抗病能力;长期接触放射线或接受放射线治疗者,要在脱离放射线半年后再妊娠;经常接触各种农药、化学药物的女性应加强防护措施;不用或少用四环素、磺胺和激素类药物,不用含激素的化妆品。

      孕期按时进行产检,对胎儿是否患有遗传性疾病和先天缺陷及时做出诊断。

      此外,建议糖尿病、癫痫等病的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决定是否怀孕以及怀孕的时间。

      早发现 早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紫绀型及非紫绀型。紫绀型即出生后婴儿口周及四周末梢出现青紫,尤以哭闹时明显;非紫绀型婴儿早期无症状,往往在查体时发现心脏杂音,经超声波检查后确诊。为了尽早发现异常,年轻父母应注意以下情况:

      如果新生儿出生时体重较轻,早产、临产时有过窒息,经抢救后发现面色青紫或有心脏杂音,应考虑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可能。

      观察婴儿出生后皮肤是否持续紫绀;孩子是否反复出现神志不清的情况;是否经常感冒,呼吸道、支气管、肺部有无反复感染;喂奶是否困难;平时呼吸是否急促;是否发育迟缓、消瘦、多汗。

      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吃奶、进食、啼哭或排便时,常有发作性缺氧、呼吸困难、青紫加重,甚至出现抽风而失去知觉,严重的患儿可发生突然死亡,这种情况往往出现于出生后三四个月。

      患儿稍稍长大一些后,学爬行及端坐的时间比正常孩子晚,独立站立的时间也短,睡眠时喜欢侧卧位,同时胳膊和腿都弯曲着,像一只“大虾”;等年龄再大一些的时候,在跑、跳或游戏时,体力明显不如同龄儿童;有的患儿活动一会感到疲劳后,喜欢下蹲片刻再起来活动,而活动一段时间后又得蹲下来休息,医学上称之为“蹲踞现象”,这种姿势可以增加肺活量,有利于减轻心脏负担,改善缺氧状况;有的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生时并无青紫,长大后才逐渐出现,同时手指和脚趾的末端增粗呈鼓槌状,称为“杵状指”。

      不论是何种表现,一旦出现异常,都应该去医院接受详细检查,包括胸部X线摄片、心电图、超声波心动图等辅助检查,这样才能做出明确的诊断。一般情况下,患有严重先心病的小儿在婴儿期(1岁以内)就可表现出症状,如果到了3岁还未表现出什么症状,那么即使有先心病,也是轻微的。心脏手术既有危险也有很大的希望,至于是否做手术、何时做,请家长一定听从医生的建议。有条件的话应该到专业的心脏病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蛛丝马迹



      哭声低微,声音嘶哑,哭闹或者活动以后容易气喘。

      呼吸急促,吃奶无力,喂奶时常有呛咳、拒食现象发生。

      胃口小,生长发育不良。

      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多汗,剧烈活动或哭吵后唇周发紫。

      抵抗力弱,容易患感冒、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病,且患病后不易恢复。

      居家护理

      由先天性心脏病的症状来看,患儿的身体发育迟缓、体力不足,因此要格外重视患儿的居家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体质,进食避免过饱,有时喂养患儿比较困难,吸奶时容易气促乏力而停止吮吸,且易呕吐和大量出汗,故喂奶时可用滴管滴入,以减轻患儿体力消耗。

      室内空气要流通,冬天应定时打开窗户,以加强空气对流,有持续青紫的患儿,应避免室内温度过高,导致患儿出汗、脱水。

      青紫型心脏病患儿须给以足够的饮水量,以免脱水导致血栓形成。

      保持大便通畅。青紫型患儿注意大便时勿太用力,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禁止大量输液,如必须输液时,滴液速度须缓慢,以防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力衰竭。

      平时心脏功能和活动耐力都较好的患儿,应当按时接受预防接种,并在接种后多观察全身和局部反应,以便及时处理。

      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体质弱,易感染疾病,尤以呼吸道疾病为多见,且容易并发心力衰竭,故应仔细护理,随着季节的变换及时增减衣服,如果家中有上呼道感染疾病出现,应采取隔离措施,平时尽量少带患儿去公共场所,在传染病好发季节尤其要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避免患儿情绪激动,尽量不使患儿哭闹,减少不必要的刺激,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有时患儿在行走或玩耍后会主动蹲下片刻,那是因为蹲踞后可使缺氧症状得到缓解,此时切不可强行将患儿拉起。

      一旦发现患儿有气急烦躁、心率过快、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发生心力衰竭时,应及时送医院就诊。

      结语

      随着科学的进步,治疗方式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先天性心脏病已非不治之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有效改善预后,对于大部分的病儿来说,无异是最大的福音。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