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JE网 » 宝贝成长 » 宝宝护理 » 生活护理 » 小宝贝“上火”问题面面观
小宝贝“上火”问题面面观
      

      在日常生活中,0-6岁的儿童特别容易变得烦躁、嘴唇干裂、嗓子干涩、大便不畅、胃口不好、睡不香,这些现象说明您家的宝宝一定是“上火”了,而这些症状又是如何伤害着您的宝宝的呢?

      小儿上火的认识误区

      误区1:只有夏秋两季的气候才容易导致“上火”

    大多数成年人容易在夏秋两季“火气冲天”,因此年轻妈妈会认为只在容易“上火”的季节才有必要为孩子实施“灭火”。事实上,儿童的脏腑和肌肤娇嫩,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一年四季之中所有温差变化较显著的时候都有可能为孩子的“上火”造成隐患。

      春天,孩子容易因为细菌入侵和温差变化而“上火”;在夏季,水分的大量流失是造成人体“上火”的重要原因;秋季昼夜温差尤其明显,空气干燥,孩子一受凉就“上火”;冬季孩子抵抗力降到最低,“上火”更是防不胜防。

      误区2:只要注意饮食,宝宝就会防“火”于未“燃”

      饮食不正常导致的消化不良和积食只是儿童“上火”的原因之一,它同“各种细菌与病毒侵袭机体”以及“外部环境扰乱导致孩子体内水分流失过多”共同构成了孩子身体的三大“火源”。因此各种细菌与病毒侵袭儿童机体引起发热,以及气温变化引起脱水内热等也会使人体产生“内火”。

      误区3:儿童腹泻肯定是着凉了

      大部分年轻妈妈发现孩子腹泻,第一反应大都是孩子肠胃着凉了,却忽视了有可能是“上火”引发的症状之一。

    之所以“上火”也能引起腹泻,我们需要从“火源”本身的性质来了解。燥热之“火”和湿热之“火”构成了人体之“火”的两大类别,而腹泻主要是由于“湿热之火”扰乱排泄系统所致,孩子身体内热,同时由于湿气作用不能使内热排解畅通,导致内“火”愈旺。因此,在“祛火”的时候,不要一味单攻“燥火 ”,扑灭“湿热之火”同样重要。

      误区4:只要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就能“灭火”

      由于儿童的“上火”问题从未被作为炎症和病症被年轻妈妈们正确对待,因此,凉开水、水果和蔬菜常用作“以水祛火”。事实上,凉开水、水果和蔬菜只对消化和饮食紊乱造成的旺盛胃火具有效力,对于心火过旺、肝火过旺和脾火过旺的问题便会束手无策。

      宝贝“上火”妈妈如何区别对待

      儿童有别于成人,引发儿童“上火”因素也有其特殊性,那么引起宝宝“上火”的因素有哪些呢,不同的原因引发的“上火”,家长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细分"上火"种类

      “上火”也有不同种类,只有了解“上火”类型才可对症下药。

      首先“上火”有外来之火和内生之火之分。

      感冒时的发热,嗓子痛都属外生之火。而内生之火在中医上主要分为几种——心火、肺火、胃火、肝火和肾火。

      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心烦、口干、盗汗、低热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黄、心烦易怒等。

      肺火:主要表现为潮热盗汗、干咳无痰、咽疼音哑等。

      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便秘、腹胀、舌红少苔、饮食量少;实火表现为口干、上腹不适、大便干硬。

      肝火:表现为头痛、面红目赤、口干咽疼、尿黄便秘、甚至吐血。

      肾火: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发脱齿摇、睡眠不安、五心烦热等症状。

      再从细了划分,这“火”还可分实火和虚火。

      实火主要以肝胆、胃肠实火为多见。症状主要表现在烦躁,头痛,高热,目赤,腹胀痛,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干鼻出血等。

      而虚火可进一步分为阴虚火旺和气虚火旺两种病状。

      阴虚火旺多表现为躁动不安、形体消瘦、口燥咽干、舌红无苔。治疗时应以生津养血、滋阴降火为原则。

      气虚火旺者表现全身燥热、畏寒怕风、身倦无力、舌淡苔薄。治疗时应以补中益气甘温除热为原则。

      什么原因让宝宝“上火”了呢?

      原因1:阴阳不调

      中医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阳有余而阴不足,容易出现阴虚火旺、虚火上升的状况。因此,孩子“上火”往往都是“虚火”、“实火”一起上,并且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这就给治疗带来了很大难度。
    本文共有 3 篇文章  <<  [1]  [2] [3]  >>
宝宝护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