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JE网 » 宝贝成长 » 宝宝教育 » 幼教话题 » 如何与老师做好家园沟通
如何与老师做好家园沟通
    场景一

      一时大意失荆州

      下午多多妈来幼儿园接多多时,发现多多的衣服没整理好,肚脐眼都露在外面。冬季天气寒冷,如果敞着肚脐,很容易感冒。妈妈很生气,没搭理跟她问好的老师,拉起多多气冲冲走了。其实在这一整天里,不管是吃饭、喝水,还是玩游戏,老师都把多多照顾得很好。午睡时多多把小被子踢了,老师走过去轻轻帮他盖上;有小伙伴和多多争抢小汽车,老师又把他们叫过来,让两人商量着玩。可是到了离园时,这一点没有做好,留给家长一个坏印象,整天的辛苦都算白费了!

      情景分析:也许是老师没有整理好多多的衣服,也许是老师整理好以后,多多上了厕所,他自己随便扎了扎裤子,就没有弄好。所以老师只能用“火眼金睛”四处搜寻,抓到一个整理一个。或者是把扎裤子的方法教给孩子,对那些大班的孩子来说,他们是能自己整理好的。作为爸爸妈妈,也希望能理解老师,毕竟老师面对的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大堆小蜜蜂。偶尔有一次做得不够好,就自己给他整理吧!如果发现孩子常常露着肚脐、敞着衣服,再跟老师交流,希望她能为孩子整理好衣服。另外,冬季给宝宝买衣服,内衣裤一定要稍微大一点,便于扎好上下装,这样才能不露肚脐。

      场景二 哪一个才是事实?

      爸爸妈妈来找园长告状:“你看我们家孩子的脸上,这一道红印子!宝宝说是老师打的!”园长赶快找来老师。老师感到很委屈,说她根本没打过孩子。于是大家又问宝宝,这下宝宝改口了,说不是老师打的。家长着急了,安慰孩子不要害怕,要说实话。可孩子还是否认。但家长一口咬定是老师打的,理由是“孩子绝不会说谎”;老师则以“人格”和“性命”担保绝无此事。宝宝在这过程中,说了好几种情况,每次版本都不一样,到底哪次才是真实的呢?情况没办法辨别,老师和家长的心里却都留下了阴影。

      情景分析:其实很多时候,宝宝给出什么样的答案,取决于大人问他什么样的问题。因为大人问话暗示性特别强,孩子会根据暗示去思考。比如你问他:“脸上那块怎么红的?有人打你了?”他就会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也许这个印子是别的孩子不小心碰的,也许是玩耍时擦伤的,但如果这一天老师恰好扭了扭他的小脸,他可能就把两件事联系在一起,得出“老师打的”这个结论。其实大人不必在澄清事实上钻牛角尖,因为有些事情确实无法搞清楚,既然它已经发生了,最重要的是安抚孩子的情绪。当然,这不是说孩子受了委屈,家长应该忍气吞声,而是对老师有基本的信任和了解,避免一些可能造成的误会,理智平和地解决问题。

      场景三 我们的思想不一致

      有些家园沟通之间的问题,是由于教育思想不一致引起的。一位老师说她教的是大班的孩子,应该学着自己穿脱衣服了,可是有的妈妈隔一两天就叮嘱老师,“老师,睡了午觉你记得给他穿衣服啊!他自己弄不好,你帮帮他!”或者是,“老师,记得给他多喝点水!”老师说,这其实是孩子进小学之前必备的生活技能,如果总是需要老师帮助孩子穿衣服、提醒孩子一天几次喝水,以后他能照顾好自己吗?老师举例说,她的女儿已经读小学了,每天背一瓶水到学校,晚上还原样背回来,问她怎么不喝水呢?她说没人提醒她,她记不住。

      情景分析:家长和老师之间教育思想不一致,还真不是个小问题。看起来好像只是“多给他喝水”或“帮他穿穿衣服”之类的小事情,但背后隐藏的是不一样的想法。首先应该沟通,双方互相交流——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有什么原因使得我们坚持要这样?看看周围的老师和家长,他们又是怎么做的?一旦双方达成一致后,就不要轻易更改和妥协,这样才能带给孩子一个好的发展。否则,在幼儿园他得自己穿衣服,回家后就有人包办一切,那功夫岂不白费了?

      场景四 每天做个“小汇报”

      一位老师告诉我,这学期她的班上新转来一个女孩子,每天都是婆婆接送的。婆婆对老师的工作好像挺不放心,她到幼儿园总是背着手转来转去地看,然后告诉老师,这儿这儿没弄好。班上的另外一位老师就很害怕见到婆婆。这个老师告诉她的搭档:“别害怕,你应该想,婆婆这样‘监督’我们是为什么?就是希望老师能多关注孩子。与其让婆婆来问,还不如主动给她做个‘汇报’呢!”于是每天婆婆一到教室,老师就告诉她孩子今天表现怎么样,吃了几碗饭,这些都是婆婆最想听的!有一次小女孩被伙伴推了一把,头上撞了个小包,老师马上带她去做了冷敷,又给婆婆打电话。婆婆听了不乐意,“那么多老师,都看不住一个小孩。”可第二天婆婆竟然送来一封表扬信,谢谢两位老师及时带孩子去治疗。“包回去就散了!”婆婆说。

      情景分析:这位老师说,家长都希望老师能关注到自己的孩子,其实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试着做个有心人。对那些身体不舒服、环境不适应的孩子,老师多留心他们的情况。比如妈妈早上送孩子来时,告诉老师孩子不舒服,那么上午就多关注他,看他吃饭、玩耍都挺好,就知道孩子可能没什么问题。中午午睡时,摸摸他的额头,没发烧,好,给家长一个短信,“孩子没有发烧,请放心!”家长肯定特别感谢老师,当建立起互相的信任和了解之后,家园沟通自然就不再是问题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