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JE网 » 宝贝成长 » 宝宝教育 » 家庭教育 » 父母必知:孩子为啥不爱你
父母必知:孩子为啥不爱你
      2004年9月,有关记者对52名2.5--5岁的孩子进行了一次趣味调查:在孩子心目中,他们更喜欢爸爸还是妈妈,并尽量鼓励他们说出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为此,记者专门制定了一份表格,表格有4个选项:①喜欢妈妈;②喜欢爸爸;③爸爸妈妈都喜欢;④爸爸妈妈都不喜欢。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喜欢爸爸或妈妈一方的占了大多数(82%),对爸爸妈妈都不喜欢的也占有一定的比例(18%),但对爸爸妈妈都喜欢的却几乎没有。

    这个结果让我们颇有些意外,于是,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

    爸爸妈妈得不到孩子的喜欢通常有以下理由

    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

    小米(3岁,女):我不喜欢爸爸,他老是将脏衣服和臭袜子到处乱放,老是要妈妈不停地在他后面收拾。

    豆子(3岁半,男):我不喜欢爸爸,他老是在家里抽烟,害得妈妈老是要打开窗户投气,我也老爱咳嗽。

    点评: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重要的途径还是爸爸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潜移默化。从孩子们的话里可以看出,他们之所以会不喜欢缺乏良好生活习惯的爸爸或妈妈,主要是因为有着一个具有良好生活习惯的妈妈或爸爸。这样的喜欢与不喜欢在实质上就是孩子好的与坏的生活习惯之间的斗争。

    缺乏科学的教养方法

    蛋蛋(4岁,男):我不喜欢爸爸,他老是打我和骂我,今天早晨我就被他打了一顿,屁股现在还疼着呢。

    果果(3岁半,女):我不喜欢妈妈,她老是不停地吵我,一会儿说我手弄脏了,一会儿说我的衣服弄脏了,一会儿说我乱摆玩具……她要是不再吵我,我就喜欢她。

    点评:对于许多年轻的爸爸妈妈来说,他们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简单粗暴对待孩子可能会造成的不良后果,但他们缺乏的是足够的时间和耐心学习并实践先进的育儿方法。且不谈家长们这样做能否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些行为实实在在地伤害了孩子的心灵。

    不积极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

    亲亲(4岁,女):我不喜欢妈妈,她一到家就上网,我跟她说话她也不理我,我们家好像只有我和爸爸两个人在家似的。

    丁丁(4岁半,男):爸爸妈妈我都不喜欢,他们整天吵架,有时还当着我的面打架,我都吓死了。我喜欢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吵架时,我就让他们来将我接走。

    点评:在一个不健康的家庭氛围里长大的孩子,他们往往缺乏安全感和对社会的信任感,很难给别人以宽容与理解,最终将难以溶入社会。尤其是,当真正出现一些家庭问题或孩子的需要和自己的需要相冲突时,许多家长就会忽视了孩子的存在,从而听任自己情绪的指挥。既然这些爸爸妈妈无视孩子的心理感受,孩子不喜欢他们也在情理之中。

    孩子受他人意志的影响

    羊羊(3岁,女):我不喜欢爸爸,听外婆说,爸爸一直就不喜欢女孩子。

    牛牛(3岁半,男):我不喜欢爸爸,因为我一喜欢爸爸,妈妈就会不高兴。告诉你一个秘密,妈妈也不喜欢爸爸。

    点评: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还不具备明辩事非的能力,他们对一件事情的好恶与评判往往来源于自己最亲近的大人。在日常生活中,婆媳、公婿等老一辈与年轻一辈之间、夫妻之间难免会有一些矛盾甚至冲突,如果将自己对他人的好恶强加给孩子,这实在是一种不值得提倡的行为,它是在利用孩子单纯以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不仅仅伤害了其他家人的感情,更伤害了孩子纯真的感情。

    爸爸妈妈受到青睐的4个理由

    具有良好的外在形象

    敏敏(4岁半,女):我喜欢妈妈,喜欢妈妈每天送我上幼儿园,因为我们老师夸我妈妈穿衣服好看,苗条。

    祥祥(4岁,男):我喜欢我爸爸,因为我爸爸是警察,会抓小偷。小朋友们都羡慕我呢!

    点评: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具有良好的外在形象,与其说是孩子虚荣心理的萌芽,不如说是孩子自我意识增强的一种表现,因为他们已经将自我的概念扩大到自己个体以外的范畴。如果爸爸妈妈们不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则会令孩子失望,觉得很没有面子,敏感的孩子甚至还会产生自卑等不良心理。家长们在努力塑造自己良好外在形象的同时,对孩子们的此种心理应当正确予以引导,以免使孩子步入攀比的误区。

    懂得尊重孩子

    发发(5岁,女):我喜欢爸爸,他总是将我画的画儿放到我的小柜子里,不像妈妈,她老是在吃饭时将我画的画儿用来放鱼骨头。

    蓉蓉(3岁半,女):我喜欢爸爸,他可以允许我中午不睡午觉,因为我实在睡不着,躺在床上难受死了。

    点评:尊重孩子是了解、发现孩子的起点,也是培养孩子健康人格和其他诸多美好品格的前提。尊重孩子,不仅仅是尊重孩子的人格,还包括尊重孩子的身心特点,以及对孩子采取恰当的教养方式。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和尊重孩子正当的要求一样,都会受到孩子的欢迎。

    给孩子足够的正当的关心

    丽莎(3岁4个月,女):我喜欢爸爸,因为爸爸给我买好多好多好看的图画书,还读给我听呢!

    小可(3岁8个月,男):我喜欢妈妈,她总是抽时间跟我们老师聊天,还和老师一起夸我,所以我在班里得的小红花总是最多!

    点评:很多人总以为孩子会无视大人对他们的爱,其实,孩子无时不在用他们那颗善感的心体会着亲人的关心,并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感恩之情,比如对关心他们的人给以更多的喜爱。

    过度溺爱孩子

    飞飞(4岁半,男):我喜欢爸爸,我爸爸有钱,天天带我去吃啃德基。爸爸出差的时候,妈妈就不肯带我去。

    汤米(3岁10个月,男):我喜欢妈妈,每次去游乐场玩时,妈妈总是替我抢位置,别的小朋友的妈妈都抢不过她。而爸爸每次带我去玩时,总要等别人玩过我再让我玩。

    点评:其实,溺爱孩子是自私心理的一种表现,它是一种不理智的爱,如果说爸爸妈妈的爱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雨露,那么溺爱则是孩子成长中的滂沱大雨甚至泛滥的洪水,它只会使孩子迷失自己。溺爱或许会在短期内得到孩子的亲情回报,但它最终却会使爸爸妈妈失去更多。起源于自私的爱,收获的必将是自私的果实。

    最有趣的是,许多孩子在谈到喜欢爸爸或妈妈的理由时,却怎么也想不出来。喜欢他,但没有理由——这也许就是孩子来自内心深处最深刻的爱。

    三妙招应对偏爱的孩子

    招数一:统一对孩子的教养态度

    由于性别及社会要求等方面的差异,爸爸和妈妈在对孩子教养方面的分工、侧重点及方式等各有不同,但有一点应当是一致的,那就是对孩子的教养态度。有人形容孩子是天生的外交家,他们可以觉察到爸爸和妈妈在教养他们时的细微差别,并最大限度地去利用它们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造成了孩子的“厚此薄彼”。“快乐宝宝教育中心”的老师告诉记者,一个3岁半的女孩子曾经动员爸爸跟妈妈离婚,就是因为她妈妈曾经为这个女孩子“吃东西不洗手”的小事跟她爸爸争执过多次,让孩子感到很不愉快。事实上,爸爸妈妈在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上常常会发生分歧,因此,相互及时的沟通与交流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招数二:多给孩子平等对话的机会

    孩子喜欢谁和不喜欢谁看起来是一件很小的事,但它实质上透露出了孩子对爸爸妈妈们的期望、认同和失望。作为孩子,他们不可能专门地找时间来向爸爸妈妈表达他们真实想法,也不可能向爸爸妈妈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要求,他们只能通过喜欢谁不喜欢谁这种简单的形式来表达出自己心中的好恶。因此,爸爸妈妈平时应当多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相处,陪他们说说话,让他们说出内心对大人的要求与期待等,并适时对自己的态度、行为等进行调整及修正。当您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他们不喜欢您才怪!

    招数三:改善夫妻关系和家庭气氛

    在一个家庭气氛不和谐不和睦的家庭里,孩子对爸爸妈妈不产生偏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爸爸妈妈的纷争往往会令孩子感到左右为难,不知道到底应该支持谁,又无法做到袖手旁观,但是,最终他们却总是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偏爱爸爸或妈妈中的某一方,这是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所决定的。因此,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平等与家人之间的互相关爱,这是改变孩子偏爱心理的不可缺少的步骤。

    有一部电影叫做《世上只有妈妈好》,电影里那位可怜的宝宝流着泪唱着“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但那是因为那位宝宝失去了母爱。在有爸爸有妈妈的家里,我们要让宝宝说:妈妈好,爸爸也不错哦!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