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JE网 » 宝贝成长 » 宝宝教育 » 智力开发 » 教孩子何时该坚决说“NO”
教孩子何时该坚决说“NO”
    一天, 两岁半的淙淙发现了一个打火机。于是,他也学着自己扳弄打火机的小转轮,妈妈刚巧从厨房里出来看到了,吓得一下子抢过打火机。淙淙见好玩的东西被抢走了,就哇哇大哭起来。

      本来下了班就着急买菜做饭、一大堆的事要做,孩子一哭,妈妈非常心烦,一脸为难。

    “宝宝太小,还不懂事!这打也不是,骂也不是,可怎么办呢?”

      同样的事情,勃勃的妈妈说:“就是揍,让他下次记着,再也不敢了!”

      3岁以前,孩子真的“不懂事”吗?对待这个阶段的孩子,如何采用正确的方法拒绝,同时又避免对孩子造成情感上的伤害呢?

      这就要求父母根据孩子的不同情绪来区分对待。让你的孩子了解某些特定的动作是你所能忍受的极限,这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的孩子有下列情况之一,就一定要明确地对孩子说“不”。

      处境危险

      孩子做某些危险事情的时候,必须阻止他——无论他玩得多么开心。

      如果孩子没有马上做出反应,很可能是因为他们还不太理解“不”就是要躲避危险的意思。这时候,你可以用一些短语让他们知道在做的事情危险。比如“哎呀!”或者“烫!”

      遇到危险情况,你一定要立即做出反应,如果孩子对简短的词汇还没什么反应,就要用生气的表情,夸张、明显的肢体语言表示:“惹我生气了,后果会很严重。”引起孩子的强烈注意。阅读:孩子面前夫妻吵架红处方  

      伤害别人

      3岁以下的小孩常常用一些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情感,比如说,当他们生气的时候,踢或咬人。他们不知道这样给别人带来什么不好,他们所知道的就是,在他们生气或者遭受失败的时候,这个(踢或咬)会使他们感觉好一点。

      阻止他这样做的同时'最好是先抚慰他的愤怒。握住他的手臂并且说类似的话:“我知道你很生气'但是不要又踢又咬'你会弄伤人的!”你应该要他用吻或者道歉来解决。

      大发脾气

      孩子到了3岁,智力已经接近成人的60%、70%了,大脑发育基本成型,对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在需要洗手的时候,他无原由地乱发脾气不洗,类似的事情一定要让他知道“这样做是绝对不行的”。

      孩子的坏脾气基本是家长的不良教育方法养成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张道龙说:“正是我们自己教会了孩子如何对付我们。”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不应该以暴制暴,而应该四两拨千斤,用行动告诉他:你发脾气,我不会满足你,只有你用正常的方法,我才会满足你。

      调皮捣蛋

      儿童心理学家发现:很多孩子调皮是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这个时候,就要求家长首先要知道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只有了解了孩子内心的需求,知道孩子是因为渴望大人更多的爱,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相信很多家长都知道该如何在说“不”的同时,给予他所需要的更多关注、更多爱。阅读:对孩子 母爱就是硬道理

      抢别人玩具

      如果孩子想要别人的玩具,你应该怎么做呢?坚决地让他把玩具还给玩具的主人。这样做当然不容易'可以借鉴的方法之一是分散孩子的精力'让他把注意力先转移到别的他更感兴趣的事上'然后,你应该和他解释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玩具'可以借给别人玩'但需要去“借”'而不是“抢”。阅读:让孩子失误与破坏拐个弯

      越洋国际

      Q:面对家长的“不”,有些孩子会用发脾气的方式反抗,这时候该怎么办?

      斯坦博格博士(美国坦普尔大学的育儿专家):父母不必对孩子发脾气感到困扰,因为如果他们和孩子的关系一直都很稳固的话,孩子的脾气很快就会烟消云散。

      Q:当孩子频繁地向我要新玩具时,我该对他说“不”吗?

      马丁·塞里曼(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育儿专家)说:如果每一次给孩子新的玩具,他都会提出更多要求,那就要提防他过分物质化倾向了,可以适当地对他说“不”。

      Q:对孩子说“不”后,我自己常常有一种自责,我该怎样进行心理调节?

      安·墨菲(育儿专家,《母亲的七个阶段》的作者):要相信自己的判断,该遭到拒绝的时候如果反而没有,那么孩子很可能会因此变得自恋、娇纵。

      专家观点: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孩子的一生中要经历两次心理反抗期,第一次在两岁后就可能出现。家长对孩子要有原则,但两三岁的孩子毕竟不是成人,过多的道理是不合适的,因为大脑发育没到那个程度,母亲可以利用孩子对他的依赖,用语言及非语言的表现让孩子感觉到“拒绝”,例如“妈妈生气了。”要告诉他“你这样做我不喜欢。”心理健康要从0岁抓起,孩子的多种问题都跟家长有关,解决孩子的问题,重要的是解决家长问题。——张纯:华夏心理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社会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家。警惕幼儿园儿童心理虐待
相关内容